“深新共读·文化互鉴”交流活动在深圳举办
中新网深圳11月3日电 (记者 索有为)“深新共读·文化互鉴”交流活动11月2日在深圳书城中心城北区举行,深新深圳新加坡著名作家尤今、共读新加坡作家协会荣誉会长林得楠和深圳大学文学院原副院长南翔等,文化以在现场发布的互鉴活动两部新书为媒,就文化交流互鉴展开研讨。交流举办 据了解,深新深圳《摇橹的共读人:我的创意写作训练趣谈》是深圳出版社引进出版的尤今的新书,这部新书结合尤今半生的文化教学经验和终生不辍的创作经验,通过抒情化的互鉴活动笔调,把实践性的交流举办教学理念贯穿于真实的个案内,坦陈她作为老师的深新深圳心路历程和教学心得。尤今在深圳出版社已出版近20部作品。共读 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编写的互鉴活动《识药闻香》,由深圳出版社和新加坡玲子传媒出版社同步出版发行。交流举办书中精选12味著名香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从探寻前世传说、审识现代沿革、明辨真伪优劣、品鉴百味香气四个方面进行了科普。 尤今,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深圳出版集团副总经理丘干,新加坡玲子传媒出版社总裁陈思齐,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总检验师、主任中药师王淑红,深圳出版社常务副社长许全军,共同为两部新书揭幕。 丘干表示,深圳出版集团旗下的深圳出版社一直致力推动文化交流,既引进海外优秀名家的作品,积极采撷世界文明成果;又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尤今、林得楠和同为作家的南翔,文学评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洪霞,围绕“深新”阅读与文化展开了深度交流。 林得楠表示,深圳和新加坡都是年轻的城市,这次来深圳看到的是文化生活的欣欣向荣;新加坡华文阅读的重点在于语言学习、品格塑造,新加坡的出版社正在通过引进中国版图书,促进文化交流。 尤今认为,深圳与新加坡都是移民社会和开放的现代化城市,两座城市的民众都面临着“内卷”的焦虑,这造成两座城市精神气质上的相同,表现在创作上,是许多人把个人的奋斗史跟国家的发展史密切地交织在一起。 南翔表示,语言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往往难以完全保留其原本的含义。因此,不仅要多掌握几种外语,还要多学一点方言,这有助于搭建文化沟通的桥梁,提升理解的精度。 刘洪霞认为,世界意识、移民文化、奋斗精神、多元文化、生态意识、未来意识等是深圳和新加坡两座城市共有的元素;除了线上与线下的文化活动,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关注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市民的影响,以及开展“双城互动”写作,能够增进两座城市的文化互动,激发深层共鸣。 该活动由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深圳出版集团主办,深圳出版社承办。(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台胞大陆扎根“地摊经济” 于细微处感受融合发展
- 荣登寿险投资能力榜首!解码平安“五好”投资硬实力
- 北京重庆企业商会(大足石刻)文旅委员会在京成立
- 中国北方多地提前入冬 官方强调民生用能有保障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黄卫东、辛卫平、杨一中、戴中亚提起公诉
- 科学家的照片排在董事长之上
- 昆明海关所属打洛海关查获蜂猴爪2只
- 智神星一号可复用火箭完成一子级动力系统海上试车
- 银行业反内卷潮涌 基层最后一公里待破
- 中国海警位中国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执法巡查
- 郑丽文就任国民党主席 马英九泪目、连战勉励、洪秀柱建言
- 国台办:凡是以身试法的“台独”顽固分子,无论身在何处,都将依法终身追责
- 拓展“她题材”创作边界 电视剧《灼灼韶华》研讨会举行
- 宁夏银川凤凰公园迎赏秋高峰 周末超6万市民醉享五彩秋韵
- (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会“全勤生”带“全勤展品”赴约
- 美坠毁货机“黑匣子”已找到,事故已致12人死亡
- 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三度回归天桥带来经典传奇
- 国台办:台胞来大陆很便利很安全
- 美国学者:对华关税“回旋镖效应”显现 美国经济陷孤立
- 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 台湾学者:值得纪念与铭记
- 搜索
-
- 友情链接
-